李二要去泰山。

    当群臣得知这个消息的这一刻起,没有一个人的心是平静的,尤其是房玄龄和魏征两人,立刻就开始联络群臣,准备再次劝谏李二不要这么做。

    一时间整个长安勋贵群里都在商议这个事情。

    颜白倒是清楚大家规劝的理由,官员们觉得还不是时候,老百姓却觉得无所谓,皇帝想去泰山,多大点事啊。

    官员不愿皇帝去,说白了就是劳民伤财。

    皇帝去泰山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简单说的就是耗费巨大。

    去泰山可不光只有皇帝一个人,皇帝想去,朝中所有的勋贵都必须跟着,不仅仅是朝中大臣随往,左右武卫大军也要跟着去。

    不光如此,还有负责皇帝衣食住行的各种宫女内侍,还有文武大臣的亲眷这些都要去。

    最要命的是,按照大唐目前的制度,皇帝去泰山,那随行的这数万人马的衣食住行全部由途经的山东道各州府负责。

    数万张嘴的吃喝,能瞬间把这些州府吃穷。

    从贞观五年开始到现在,河间郡王李孝恭和故去的应国公武士彟不止一次地上表请皇帝封禅泰山,原因是“四夷咸服,天下安定”。

    论文成武功李二就该去泰山封禅,焚表祭天,彰显功绩。

    当时的李二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只是笑着摆摆手说,此事以后再议。

    众臣见陛下没有拒绝,就不断的上书,从贞观五年到现在,每年大朝会都会有李氏臣子上表恳请陛下泰山封禅。

    俗话说,事不过三,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

    作为皇帝,三辞三让的仪式,该有的还得有。

    而在今年,李二竟然主动要去泰山,这让李氏族人欣喜异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