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一个多月过去了。陈崇义的身体也好了大概九成多。至于最后剩下的那一点点,只是手足关节比生病以前略微僵硬些。尤其是遇到阴雨天,更为明显一些。陈瑾花费了许多心思和精力,也没能让他恢复如初,最后只能将其交给时间。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为了不打扰到许承跃的工作,陈瑾遇到难题多是自己处理,渐渐习惯了独立坐诊看病,独立处理疾病问题。几乎每天都有新病人光顾,她的日子过得充实而极具挑战,在医药方面可谓成长速度飞快。陈瑾甚至感觉,在这一个多月里的收获比过去一年的收获大得多。这也让她坚信,之前辞职仁泽堂是完全正确无误的。执业医师考试很快也出成绩了。一切都在预料之中,陈瑾稳过,而且还超出合格线70多分。虽然比许承跃去年的成绩略低几分,她还是欣喜异常。她就喜欢自己很优秀,但又比许承跃略差那么一点点的感觉。国庆节和中秋节也悄然而逝,仿佛擦肩而过,虽然多年没在家里过节,却也没给陈瑾留下什么特殊的印象。也许是因为忙于接诊病人,也许是许承跃不在身边的缘故。然而,面对许承跃一次次询问济城的归期,陈瑾却没能给出正面的确切的回复。她再次陷入了两难的选择。就在一次次面对新病人,面临着和书上描述不一样的疾病症状时,她才深刻体会到“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好在生在了互联网时代,查阅资料十分便捷,很多古人难以获悉的文献,今人随意摆弄一下手机就能够获取。在一次次查阅资料的过程中,陈瑾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公众号——古医学堂。阅读了几十篇古医学堂的文章后,陈瑾在这些文章中得到不少治病的新思路,并且对这个就处于林西省内的学堂的堂主邵振宇及其传播中医药知识的方式充满兴趣。陈瑾曾想,仅仅是阅读文章就受益匪浅,